红外测温技术在制冷剂行业中的市场调研与应用分析

作者:相思入骨 |

红外测温是一种通过物体表面辐射的红外能量来测量温度的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响应和高精度等优点,在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项目融资领域,尤其是在制冷剂行业的市场调研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还不为大众所熟知。本文旨在通过对巨化股份(60160.SH)为代表的制冷剂行业市场格局、政策法规以及发展方向的全面分析,揭示红外测温技术在制冷剂行业中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并为企业项目融资提供科学依据。

传统意义上的制冷剂主要指用于空调、冰箱等设备的冷却剂,如R2、R134a等。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基加利修正案》,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淘汰高ODP值(臭氧层破坏潜值)和高GWP值(全球变暖潜值)的传统制冷剂,包括二代制冷剂R2和R142b等。这些传统制冷剂的生产配额正逐年减少,中国在2025年的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为16.36万吨,同比减少了23.37%。市场正在向低ODP甚至零ODP、低GWP值的新一代制冷剂转移,如R32和四代制冷剂HFOs类的R1234yf。

巨化股份作为中国最大的氟化工企业,在三代制冷剂市场的份额高达38%,并且在二代制冷剂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由于我国制冷剂行业的产能集中度较高,前五家企业占据了84%的市场份额。这表明,尽管市场需求受到政策限制和环保压力的影响,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有能力通过技术升级来应对市场变化。

从全球角度来看,印度在二代制冷剂淘汰方面也采取了积极措施,计划到2040年实现二代制冷剂消费归零。由于其国内氟化工产业的崛起和相关政策保护(对中国出口征收反倾销税),印度本土企业在三代制冷剂市场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中国氟化工企业不仅要应对国内政策法规的变化,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

红外测温技术在制冷剂行业中的市场调研与应用分析 图1

红外测温技术在制冷剂行业中的市场调研与应用分析 图1

考虑到空调产业对制冷剂需求的推动作用,中国2024年空调产量达到了2.32亿台,同比8.13%。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这表明,尽管环保政策限制了一部分传统制冷剂的使用,但整体市场规模仍然保持稳定态势,尤其是第三代低GWP值制冷剂的需求量持续攀升。

在技术层面,四代制冷剂HFOs虽然因其零ODP、低GWP值而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专利和技术成本的限制,其规模化应用仍面临挑战。这也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内,第三代制冷剂仍然是市场主流,而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将成为确保这些高性能制冷剂质量控制的关键手段。

红外测温技术在制冷剂行业中的市场调研与应用分析 图2

红外测温技术在制冷剂行业中的市场调研与应用分析 图2

从项目融资的角度来看,制冷剂行业的绿色转型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能力,更涉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那些能够成功实现三代制冷剂规模化生产,并前瞻性布局四代制冷剂研发、生产的企业,将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在项目融资过程中,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企业的技术储备、环保合规性以及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氟化工产品的需求以及环保政策的趋严,制冷剂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红外测温技术作为一种高效、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手段,在产品品质控制、设备状态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从事制冷剂行业的企业而言,把握市场动向、强化技术研发能力、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行业分析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